2025年07月14日
微信

黄弟兄的见证(一) | 佛堂少主如何改信基督?立志拯救“耶稣佬”,反被耶稣得着

作者: 石伊泉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5年07月14日 09:37 |
播放

“父母是佛堂堂主,我从小就看到家里办各种聚会,许多人过来听道理。”黄弟兄回忆说。生在虔诚的佛教家庭,他自幼便浸泡其中,佛学营、寺院是他常去之处,更是拜师于某地佛教总会会长门下,成为一名备受器重的佛学弟子。

“过去,我到处拉人进佛教,包括我现在的太太。”黄弟兄说。

黄弟兄在大学期间,有一位关系要好的朋友是基督徒。他们经常举办活动,总有人聚在他周围。

大四那年,黄弟兄选择住在了一群基督徒的同学中间。“我不下地狱,谁下地狱?”他心中暗下决心“我要去拯救这群糊里糊涂的‘耶稣佬’”

信仰交锋:总能赢的辩论赛

这些基督徒同学每周有祷告会、查经学习。黄弟兄的加入,将每次的小组聚会变了一场场辩论赛。几乎每次都是黄弟兄以一敌六,辩不了几个回合,他就能取得压倒性的胜利,对方以沉默收场。

一天,同学们在分享“耶稣就是道路、真理和生命。若不是借着我,就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”这段内容,并提到其他宗教都没有这样的承诺。但黄弟兄一听就恼火了,他心想:不就是耶稣说了这样一句话嘛。没有人说,那现在我来说。于是,他拍案而起,激烈地说:“以前没有人说,但现在有了!我代表佛教宣布——我就是道路、真理和生命。”大家全都哑口无言。

另一次,为强调上帝的创造,有位姐妹略带调侃地讲:“如果进化论是真的,猴子都变成人了,怎么今天还会有猴子呢?”较真的黄弟兄立即反驳,他一脸严肃地说:“如果你不会进化论,那就把嘴巴闭起来,我们不会说你愚蠢。你问你师兄,他是读生物科学的。”接着,黄弟兄针对姐妹所讲内容的漏洞指出:“进化论并非是说所有猴子都会变成人,而是说特定环境下基因突变产生的适应性进化,强调适者生存。少量的变异种大量繁殖,而大量的猴子依旧保留……”洋洋洒洒地讲解之后,在场的同学全都无言以对。

黄弟兄还不忘转向自己那位要好的朋友——就是他提及学生物的师兄。他质问对方:“你生物科学的考试成绩比我还好。你在教室里,面对老师讲进化论;在这里,面对你的弟兄姐妹又讲创造论。你到底是个什么论?”好朋友默然。

在反反复复将近一年的争辩后,黄弟兄毕业了,只是当初他立志要拯救的基督徒们,依旧还是基督徒。

心生羡慕:被美好的生命品质吸引

尽管作了辩论场上一年的“常胜将军”,但他发觉自己与这群基督徒相处后,总能被一种无法否认的生命品质所吸引。尤其是曾被他当面反驳过的那位好朋友。黄弟兄说:“他美好的生命状态实在值得羡慕,他是非常蒙福的。”

不像黄弟兄家里又穷又苦,这位朋友的家境优渥。可是他并不是“啃老族”,他学习刻苦,年年拿奖学金,积极参加各种学校活动;在校外工作也做得很好,到哪里都很受欢迎。

有一次,朋友骑着摩托车,不小心撞到了别人的车,当时四下无人。黄弟兄想:“如果是我,那就赶紧走掉。”但是朋友却写了一张字条,说明撞车的情况,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夹在了对方车子的挡风玻璃上,才离开。后来,车主按着字条去找他,不是去索赔,而是出于好奇,想知道这到底是谁?

多年后,黄弟兄也还在感慨:“哪有人可以这样子,没见过有人可以活成这样。”

进入职场的黄弟兄发现,对比更加明显。这群基督徒,尤其是自己的朋友,他的生活方式一点没有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改变。他们持守信仰,生活有序,照常到教会礼拜、日常灵修,工作也尽心竭力。而黄弟兄一开始步入社会,曾经所有的禅修,各种宗教仪式完全搞丢了,需要遵行的规条也没有办法活出来,理论和实际严重脱节。

自己的佛学会会长老师在公司人事部门任职,却每天都有吵不完的架。

黄弟兄失落地发觉,低头看自己,信仰荒废;环顾同修,全军覆没;仰望师长,光环尽失。他不禁叹气,心里质疑、动摇、挣扎,他想去重新寻找可以令生命改变的能力。

终极抉择:接受恩典,得蒙拯救

后来,朋友向黄弟兄发出邀请:“信耶稣不需要本钱,如果你用人的方式来寻找创造人的上帝,是找不到的。只有你接受了祂,才能够经历。”

他耐心地带黄弟兄查看经文“寻找就寻见,叩门就给你开门”。他还说:“如果你觉得这位上帝不灵,那你再倒回去信你的佛教,一点损失也没有。如果是真的,但你没有信,那就亏大了。”

黄弟兄心里盘算着:“佛教的讲法是,只要人做好,不论如何,下辈子都会去到更高的轮回。所以,他觉得我去做一名基督徒,做得好的话,下一辈子轮回也会更高。如果有上帝的话,我也能到上帝那里。更何况,基督徒活出的生命是真实可见的。”

就这样,这位曾经“佛门辩士”放下了理论争辩,选择亲自去经历上帝的恩典。他最终跟随朋友接受了基督信仰,从骄傲的“拯救者”变为谦卑的“被拯救者”。

图片来源(Image Credit)Jametlene Reskp via unsplash.com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